煮出Q弹好吃意面6个诀窍:茄汁培根焗贝壳粉
原料: (二人份)(一茶匙=5ml或者5g) 贝壳通心粉150g、煮出汁培番茄2个、好吃培根6片、意面番茄沙司50ml、个诀根焗新鲜豌豆100g、窍茄马苏里拉芝士150g、贝壳白糖一茶匙、煮出汁培黄油一小块、好吃黑胡椒碎少许。意面 做法: 1、个诀根焗新鲜豌豆焯水捞出沥干水份,窍茄番茄用开水烫过剥去表皮切小丁,贝壳培根切小块,煮出汁培马苏里拉芝士刨成丝。好吃 2、意面锅中放水煮开后放入贝壳通心粉和一小勺盐,大火煮开转小火8分钟,煮至无硬心后捞出。 3、放入沥篮中沥干水份,倒入一些橄榄油拌匀待用。 4、锅烧热,放入黄油融化后倒入培根片,大火煎炒至培根表面边缘有些焦黄出香味,盛出备用。 5、倒入番茄丁,加一茶匙白糖,用锅中余油翻炒至出沙起糊。 6、倒入番茄沙司,同时稍微加点儿清水一起煮一分钟左右。 7、倒入焯水过的豌豆、炒好的培根、煮好的贝壳通心粉。 8、翻炒均匀后,撒入一些黑胡椒碎。 9、把炒好的材料倒入一个大碗中,在表面铺上马苏里拉芝士,入预热好的烤箱中180度焗烤10分钟左右至芝士融化即可。(如果家里没有烤箱,可以放微波炉高火三到五分钟,芝士融化即可) 【碎碎念】: 1、炒番茄丁的时候,加些糖,可以更好的激发番茄的酸甜味儿,而且可以让番茄更快出沙。 2、番茄沙司的量可以自己调节下,多加些也没关系。 3、煮酱汁的时候稍微加点儿清水调整酱汁的浓稠度。 4、最后记得要撒一点黑胡椒碎,这是点睛之笔。 经常会有人问我怎么煮出Q弹有嚼劲的意面,那我就总结下自己煮意面的小经验,和大家分享下吧。 煮出Q弹意面的诀窍: 1、锅要深,水要多,水和面的比例最好是10:1为宜。 2、水沸腾后再放面。如果是长条形的意面,要呈扇形投入锅中,等浸入水中部分的意面软了,再用筷子转圈的把上面的意面转入水中。 3、煮意面的水里要加一小勺盐,一个作用是使面条有味道,另一个作用是:加了盐后,水的沸点更高,大约在100到120度左右,这样可以让面更快的煮熟,减少淀粉流失,使面条筋道Q滑有弹性。 4、煮面条的时候,水要保持沸腾状态,当中可以用筷子适时搅拌下防止粘连。 5、面条煮好捞出沥干水份,并及时拌入橄榄油,可以让面条Q弹有嚼劲,并且不会粘连在一起。 6、煮面的时间要掌握好,一般意面包装上有建议时间,按照那个时间就可以。我一般是煮8分钟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后百亿时代安踏儿童"科技创新"再亮剑 发布空调T新品重新定义儿童夏日运动装备
- 极氪CEO安聪慧:在产品迭代、渠道覆盖等存在问题,内部进行了深刻反思,核心技术会有序迭代
- 综漫:从零开始打造恶魔眷族
- 四年级数学天天练试题及答案2023.11.30(和差问题)
- 利物浦冲击欧冠奖杯 跨界巧儿宜推红军系联名安全座椅
- 张雨绮婚讯公开 感恩关心收获祝福
- 双星闪耀!Quantic Dream限时周促,开启你的冒险之旅
- 谷歌地图将菲律宾西部水域标示为“西菲律宾海”,外交部回应
- 春日创意小炒菜 腐汁豆干炒芹菜
- 素食产妇要如何进补
- 《黑暗迷宫》曝首款先导海报 聂远葛天联袂演绎“宫”心计
- 什么是先打?怎么用先打?
- 竞彩大势:乌迪内斯无惧米兰 朗斯主胜值得信任
- 谷歌地图将菲律宾西部水域标示为“西菲律宾海”,外交部回应
- 菲亚特动力科技发动机携手ASTRA应对风力涡轮机叶片运输的复杂挑战,并发挥主导作用
- 2023年山西中小学招生政策
- 搞笑伤感个性签名 我在搞笑借着热闹眼泪拼命彪
- 极氪CEO安聪慧:在产品迭代、渠道覆盖等存在问题,内部进行了深刻反思,核心技术会有序迭代
- 三年级数学天天练试题及答案2023.11.30(应用题)
- 菲亚特动力科技发动机携手ASTRA应对风力涡轮机叶片运输的复杂挑战,并发挥主导作用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
- 英语议论文的写作方法
- 女王祖白绿和糖饭桌子的故事
- 暑假读一本好书 争做美徳少年
- 曼联接近签约6250万镑神锋 但转会费薪资战术都存隐患
- 幼儿园的考察报告汇编【3篇】
- 山东省体育局体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领导视察丰和马场
- 法式幽默直击中国观众 开心麻花新剧《空降未婚妻》南京首演口碑爆棚
- 金山词霸怎么用?金山词霸使用教程?
- 怎么设置鼠标放到上面就翻译,有道词典屏幕取词方法?
- 官方:15岁中国门将陈城云升入横滨水手U18梯队
- 三大视角观察中马新“黄金50年”合作亮点
- 停火结束,俄乌释放新信号
- 还有大的?任天堂2025年“王炸级”软件企划曝光
- 2019年重庆市中考A卷英语满分作文
- 如何关闭360防火墙
- 风所讲的关于瓦尔德玛·多伊和他的女儿们的事
- 睽违6年!灵魂DIVA家家终于回来了 全新专辑5/2即将登场 首波全创作曲《月不落》点燃歌迷期待
- 大师赛多位大牌折戟 达斯汀老米兰格科普卡出局
- 中新网评:AI+“Z世代”,助力国际传播“破壁”“共情”
- [七月浅谈] 索取、奉献?